□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趙媛/文 記者 邱琦/圖
“高校研究成果與企業項目脫節,怎麼辦?”省政協委員、鄭州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陳一峰建議,政府要在高校和企業間“牽線搭橋”,讓高校和企業“對接”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建設,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,從而達到“三贏”。
高校與企業需要“牽線搭橋”
昨日,“協同創新”也成為省政協教育界別委員口裡的“熱詞”。
繼2012年我省首批1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之後,1月2日,河南省第二批12個協同創新中心授牌,其中包括由鄭州大學牽頭的新型城鎮建築技術協同創新中心。至此,我省已經有1個國家級、25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。
在陳一峰看來,高校協同創新建設是繼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之後,我國促進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,政府能從中多起一些“牽線搭橋”作用,讓高校、企業等能更好地結合,促進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,達到“三贏”。
鄭州大學已經與多地開展“校市合作”
陳一峰說,作為河南高校的“領頭羊”,“鄭州大學已經與新鄉市、鶴壁市等簽訂校市合作框架協議,這是個很好的開頭”。陳一峰介紹,鄭州大學的科研處、產業處、建築學院、綜合設計研究院等已經與當地的科技局、教育局、衛生局、規劃局及一些企業等簽訂了一些合作項目的子協議。雙方將在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、人才培養與人員交流、科技創新平臺和產業化平臺建設等多個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。
“高校的四大基本職能是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、文化傳承創新。”陳一峰說,鄭州大學將結合自身的學科和科研優勢,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。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鄭國鋒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(原標題:政府要幫高校企業“牽手”)
- Apr 06 Sun 2014 07:59
政府要幫高校企業“牽手”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